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
家有腹絞兒 infantile colic

新生兒本來就常常哭,有時肚子餓,有時尿布濕,但有時,根本找不到原因,尤其在半夜小朋友猛哭,尖銳刺耳的哭聲,對家長的耐性是很大的考驗。經歷了辛苦的一陣子之後,房東借我們一本書"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, by Dr. Harvey Karp",看了覺得受益頗多,加上幾篇papers,整理摘要如下。



Infantile (嬰兒腹絞痛)的定義,是一個大致健康生長的新生兒,每天啼哭超過三小時,每週三天以上,而這種啼哭是無法安撫的。平均大約5-26%的新生兒會有這種情況,通常在四五個月大之前就會自己改善。

腹絞痛有十大特色:
  1. 通常在兩週大時開始,六週時達到巔峰,三四個月左右自行痊癒。
  2. 早產兒並不會比較容易有腹絞痛,而且即使有腹絞痛,通常也是到他們預產期後兩週才會發病。
  3. 腹絞痛的寶寶常會哭到臉部扭曲、嘶吼,就好像有劇烈疼痛一般。他們常常是一波一波地哭,也會突然停止。
  4. 腹絞痛的嘶吼常常是在餵食之後開始。
  5. 常常身體會捲起來,喉嚨發出咕噥聲,憋氣出力,而且似乎在放屁或排便後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。
  6. 腹絞痛往往在夜間比較嚴重。
  7. 腹絞痛的發生率與第幾胎沒有顯著關係。每一胎都有一樣的可能性會得到這毛病。
  8. 腹絞痛的啼哭,通常可以藉由搖晃、擁抱、噓聲(shhhing)以及溫柔的腹部按摩而得到改善。
  9. 在沒有啼哭的時候,嬰兒其實多半是完全正常的。
  10. 世界上有些地方,嬰兒根本沒有腹絞痛的問題。
腹絞痛的理論很多,但似乎沒有一個可以完全解釋,包括腸胃道問題(脹氣、便秘、胃食道逆流等等),母親吃的食物引起過敏,或是母親的焦慮導致腹絞痛,嬰兒腦部未成熟造成,或是嬰兒本身的脾氣(or氣質)等等解釋,Harvey Karp認為這些理論都是原因之一,試圖用單獨其中一個來解釋所有症狀都說不通,都像瞎子摸象,這幾個原因綜合起來,以Dr. Karp的說法,就是嬰兒太早出生,應該要有第四個trimester才對,但是因為人類演進,腦部增大,如果太晚生大概會每個都難產,所以這第四trimester就要在子宮外度過,而解決之道,就是要模擬子宮的環境,讓嬰兒能夠有舒適安全感。

Dr. Karp提出了五個S來安撫嬰兒, 重新啟動他們的"calming reflex"
Swaddling: 新生兒要用包巾緊緊包裹住, 因為他們對手腳其實無法控制, 放任他們動來動去其實會讓他們無法安靜下來, 包裹本身並無法啟動calming reflex, 但可以讓嬰兒集中注意力, 來接受後續幾個S的安撫作用.
Side or Stomach: 跟在子宮內一樣, 沒有嬰兒喜歡平躺的, 側躺或是俯臥對他們是比較能夠安撫的, 但一如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, 要讓嬰兒睡覺時千萬要平躺, 側躺或俯臥都有可能增加新生兒猝死的危險.
Swinging: 規則性的搖動嬰兒的頭, 像跳交際舞一樣, 由嬰兒帶領, 他鬧得厲害我們就搖得厲害,他靜下來我們就緩和下來, 這種搖晃跟所謂shaken baby syndrome的虐待式搖晃有很大差別, 不必太擔心.
Shushhing: 子宮內有血流聲, 有媽媽活動說話等等的聲音, 並不是完全安靜的, 所以在嬰兒耳邊噓聲也可以幫助他安撫下來, 要比他吵鬧的聲音更大聲才能壓住, 有時要給他一分鐘的時間啟動安撫反射, 用吸塵器等機器聲音也可以, 或是開車出去, 車子引擎聲跟搖動都會安撫他. (我們用電動牙刷的聲音也還蠻有效的)
Sucking: 等前面幾個S發生作用後, 嬰兒才能靜下來, 奶嘴才能發揮效用, 維持安撫效果.

5S的介紹


Harvey Karp的網站 The Happiest Baby

Harvey Karp接受媒體訪問,示範他的五個S安撫嬰兒技巧。